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创新航逆袭IPO:车企的阳谋


作者 | 陈晨


中创新航的故事,有着一个与“消失的电池大王”发生龃龉的戏谑式开端。

这个人就是一个曾经辉煌一时,但如今已经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的传奇人物——钟馨稼。

这位伟大发明家最著名的言论,是号称要用中医理论攻克稀土锂电池技术难关,虽然自始至终并没有人能真正了解或接近这项技术。

1996年时,他就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生命锂离子可充电电池。

2006年,世界上第一块3600毫安及10000毫安稀土锂离子动力电池又在钟馨稼的手中诞生。

钟馨稼陪同视察,来源:网络

在这期间,钟馨稼和各方的合作也如火如荼地展开,但大体宣告失败,合作方要么表示并未得到技术支持,要么表示钟馨稼根本无法按时供货。

而他所合作的其中一个项目就是中创新航曾用名:中航锂电的前身——2007年成立的天空能源(洛阳)有限公司,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 “中航工业”)旗下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和钟馨稼联合创办。

2011年,中创新航正发展得如日中天,总经理王崇岭在接受《新能源汽车》杂志的访问时,记者接到一个电话,而这位“电池大王”在电话中让记者问王崇岭:

中创新航能有今天,是否是“雷天”给的?

而王崇岭对这个问题皱起了眉头,并露出一丝苦笑,对记者说:


你问问他给的哪项专利?他弄来的那些设备没有说明书,然后他也不管了,骗了我们3000万。



就在业内人士盼望已久之时,3月11日晚间,港交所网站上终于出现了中创新航的招股书,由华泰国际担任其独家保荐人。

上周曾有消息称中创新航的IPO将筹集高达15亿美元,有望成为2022年港股市场上最大规模IPO之一。

这家“二线”电池厂终于又站在舆论的焦点。

01

颠簸中重生

过去的十几年里,中创新航经历了巅峰也经历了低谷:

它曾凭一己之力让大股东成飞集成一度成为A股“新能源网红”,股价大翻4倍;也同样牵一发而动全身连累成飞集成出现亏损,使后者最终被ST。

而2018年之后,它又成为动力电池界一匹黑马,随时准备着冲刺更高的位置。

2021年装机量数据显示,中创新航在国内排名位居第三,仅次于宁德时代与比亚迪。

来源:SNE Research,锂猫实验室制图

在技术层面,中创新航在去年6月刚刚推出了一项新技术——one-stop bettery.one-stop bettery,能够显著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,比肩比亚迪的“刀片电池”,同时,还可以适配三元锂电池,并从参数上突破1000公里续航。

来源:招股书

在客户层面,中创新航则已配套广汽、长安、广丰、广本、上汽通用五菱、吉利等主机厂,并成为广汽、长安的最大供应商。

主要配套车型有广汽埃安系列、宏光MINI、奔奔E-Star等,在广汽埃安中的渗透率超过70%。

此外,中创新航还获得了小鹏汽车全系车型定点,零跑C11车型也由公司独供。

从招股书数据来看,广汽在中创新航的收入中占比极高,连续两年超过50%。

来源:招股书

财务数据则显示,2019年、2020年和2021年,中创新航的营业收入分别达17.34亿元、28.25亿元和68.17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高达98.28%,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。

其中动力电池占比80%以上,含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两种类型。

来源:招股书

而净利润也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亏损后,在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。

2019-2020年,中创新航的净利润分别为-1.56亿元、-0.18亿元和1.12亿元。

来源:招股书,锂猫实验室制图

招股书暂未披露募资及各个项目的具体金额,但公司表示,2022年及2023年的有效产能将分别扩大至25GWh和55GWh。

这些年,中创新航在跌宕起伏中成长并最终站在IPO的关口,除了它自身的努力之外,也离不开政策与车企共同的“阳谋”。

02

艰难起步

据《新能源杂志》的报道,当初选择做锂电池,是中航工业集团决策下的锂电产业战略,源于2006年国家启动的“十一五”、“863”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。

要做当时仍在稚嫩期的锂电池这个民品品类,对于传统国有军工集团来说,是冒险的选择。

据2011年的访问资料,当时的中创新航负责人、总经理王崇岭对当时的记者表示:


当初我们讨论这个项目的时候,绝大部分人是反对的,我当时是分管民品的,做锂电池的态度很坚决。


后来,王崇岭终究用坚定赢得了这场辩论。

2007年,在经过半年多调研论证后,集团选择了锂动力电池项目,并以在洛阳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为核心进行重组,当年12月与钟馨稼的雷天能源合作出资,注册成立天空能源。

2007年12月,天空能源开始改造厂房和设备采购;2008年4月,天空能源开始投产。但之后不久,作为合伙人的钟馨稼就已出局。

作为军工集团旗下的民品产业,中创新航在创始最初就困难重重。

在甩开钟馨稼之后,2009年8月,中航工业与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重新组建了公司,并更名为中航锂电(洛阳)有限公司(简称“锂电洛阳”),同时正式确定,将磷酸铁锂电池路线作为主要研发方向。这种路线选择在短期与国内企业当时的现状是十分匹配的。

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。

其中,磷酸铁锂的特点是安全性高、循环寿命长、成本低,但缺点是能量密度低、续航差,抗低温能力也不行。

而三元锂电池则恰好相反,它拥有前者没有的优点:能量密度可达到1.7倍,续航长、抗低温能力也强,但它也有缺点,就是成本更高、寿命更短、安全性也稍差。

来源:综合公开信息,锂猫实验室制图

而众所周知,对早期的新能源车产业来说,成本和安全的权重更高,是企业选择磷酸铁锂路线的重要理由。

当然,从技术上来说选择这条路也有不得已的理由:

三元锂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和少数日韩国家,中国在三元锂电池上几乎没有任何技术积累。

而磷酸铁锂电池,在国内已经有比亚迪这个先行者。

于是,中创新航通过国内的历史积累与参观借鉴日本产线,最终独立研发建设了自己的产线。

03

艳惊四座

锂电池的春天开始于2009年一个名为“十城千辆”的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。

该项目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,通过财政补贴,每年发展10个城市,并在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。

项目启动后,中创新航的产品从安全性续驶里程、加速等方面全面胜出。随后,上海世博局官员与整车厂家又来洛阳进行实地考察,最终确定25台花车中,24台采用中创新航的产品。

经此一役后,中创新航得到了业内的关注。

更诱人将“宠企”这个标签贴到了它的头上。

而随着名气越来越大,中创新航的订单数量也逐渐增加,车企也对中创新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但以当时中创新航的水平,要达成客户的要求,既需要专业技术,也需要新建产线。

总经理王崇岭想到了合作,并最终在2010年年中,拉来了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 简称“成飞集成”),后者通过10亿定增成为中创新航的控股股东。

而这家公司,也是军工企业“中航工业”旗下的上市公司,和中创新航师出同门。

在涉足新能源之前,主营业务是航空零件数控加工、汽车磨具和车身零部件制造业务。

这一巨大行动为成飞集成的资本市场表现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变化。

2010年7月-2010年9月间,它以A股“锂电第一股”的身份创下了两个月暴涨四倍的神话。

来源:东方财富 

同时,成飞集成的年报数据显示,2011-206年间,来自中创新航(锂电池)的收入从1.76亿元增长至14.14亿元。


这意味着,短短5年间中创新航的收入就增长了7倍,占成飞集成总收入比例也高达63%。

来源:Wind,锂猫实验室制图

04

初见颓势

2011年,成飞集成年报中已将中创新航合并报表,当时数据显示,锂电池相关业务收入约为1.76亿,占成飞集成的总收入比例约28%。

在并表三年后,随着特斯拉进入国内市场,新能源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。

据高工锂电数据显示,2013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仅为40家,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已快速增长至78家,一年时间接近翻倍,行业产值则直接增加了205%。

但其实在2014年,与仅成立三年的宁德时代相比,中创新航就已经初步出现了颓势。

而高工锂电2014年中国动力锂电池排行榜显示,当时比亚迪排第一,宁德时代已经跃居至行业第二、份额10%。


同时,据成飞集成2013-2015年间的调研纪要,当时中创新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要客户大多是客车厂商,如苏州金龙、中通客车、宇通、北汽、川汽等,单个客户的体量并不大,中创新航并没有独家客户。另有少部分配套乘用车,如东风汽车。

总体来说,虽然收入在增长,但到2015年前,它为成飞集成贡献的净利润其实是负的。

来源:Wind,成飞集成调研纪要20151124

然而在净利润预计有所好转之时,2015年“白名单”横空出世了。

2014年之前,中国用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磷酸铁锂电池,能量密度不到120Wh/kg,主要用在公交客车和出租车等商用车领域。

而当时已经进入国内市场的特斯拉Model S,以及宝马i3和i8、雪佛兰Volt等,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,续航400公里,是当时畅销车型北汽EV续航的2.5倍。

这段时间,日韩厂商趁虚而入,三星、LG等霸占了主要乘用车电池的市场。

为了应对这个海外厂商独占的局面,2015年工信部推出“白名单”政策,要求相关电池厂商的产能要在2亿瓦时以上,且只有用了名单内企业提供的产品,整车厂才能拿到财政补贴。

海外厂商全部不在名单之上。

当年10月,第一批进入“白名单”的企业名单披露,而中创新航并未进入。

来源:工信部《符合<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>企业目录(第一批)》,仅10家 


一直到2016年的6月,中创新航才终于出现在第四批白名单中。单是第四批名单就已经上榜了31家企业,相比第一批进入名单仅有的10家企业,先发供货优势已经基本消失。

2014年时,宁德时代的收入是中创新航的2倍左右;到了2016年,宁德时代的收入相比2014年增长了17倍,已经是中创新航的10.5倍。

来源:Wind,锂猫实验室制图

05

跌入谷底

“白名单”伤了元气,但不至于锤死中创新航。

随后的灾难来自2017年,这一次,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提高了对电池续航里程的要求,并要求重新审查车型目录。三元动力电池正式成为受益者,磷酸铁锂电池及新能源客车受补贴退坡影响较大。

磷酸铁锂电池开始滞销。

虽然2013-2015年的调研纪要显示,中创新航也有储备三元锂电池,但似乎一直没有更多进展,此时它面对的唯一局面是——巨额亏损。

2017年成飞集成发布公告表示,政策调整后,相比2016年,乘用车补贴上限仅退坡20%,而纯电动客车补贴上限退坡幅度在40%以上。

同年,成飞集成母公司层面也出现了10年来的首次亏损,当年报表净利润为-2.57亿元,同比下降230.1%;2018年全年,公司亏损更是高达-6.46亿元。

来源:Wind

当年依靠中创新航的“锂电池概念”实现股价飞跃的成飞集成,在2015年白名单公布后股价进入了漫长的下跌历程,至2019年累计下跌82%,300亿市值灰飞烟灭。

而此时,越发低迷的业绩也宣告成飞集成长达数年的“锂电夙愿”终成泡影,承担了几年亏损最终连累主业,最终看着宁德时代独自美丽,自己却不得不断臂求生。

2019年,由于业绩连续亏损戴上“ST”帽子的成飞集成终于决定将中创新航出表,至少先用重组收益保证当年净利润为正,保住上市公司的地位。

成飞集成在2019年进行了一系列复杂腾挪,最终在实际依旧持有锂电业务相关资产股权的情况下,将对中创新航从控股变为参股。

来源:Wind

通过这一轮让人眼花缭乱的重组之后,锂电江苏变成了中创新航事实上的总部,常州市金坛区国资(金沙投资的实控方)则成为中创新航事实上的控股方。

招股书数据显示,目前金沙投资在IPO前持股比例约为16.74%,此外金坛控股还持股约28.45%。

来源:招股书

然而就在这关键的两年,整个市场正在进行技术路线的转向,三元锂电池正式成为市场主流,整个动力电池行业也经历了由磷酸铁锂到三元锂的路线转变,伴随的就是行业的一次洗牌。

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中企业的数量从2016年的217家,迅速跌落至2019年的69家。

来源:高工锂电,锂猫实验室制图

而中创新航因为深陷重组泥潭,在利益关系理清之前,放在发展上的精力太少,难以跟上步伐,所以迅速掉队,动力电池装车量彻底跌出行业前十。

06

黑马出击

2018年中,此前由成飞集成石晓卿兼任的董事长一职,改由1970年出生的刘静瑜接任。

而刘静瑜到中创新航就职之后,被评价是像董明珠一样的管理强人。

她做了三个方面的调整:

一是人事上,不能用但不留;

二是电池技术路线,改为三元锂电池主导;

三是匹配车型,由商用车改为乘用车。

随后的数据佐证了她的工作效率:2018年中创新航70%的装车量在商用车领域,30%在乘用车领域;但是进入2019年后,其在商用车领域的装车量仅占总装车量的0.15%,其余都是乘用车。

来源:高工锂电,锂猫实验室制图

而在夺取客户的过程里,中创新航其实是复制了宁德时代当年的成功之路。

据公开资料,广汽乘用车一直以来都是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的共同客户,在供货量方面,宁德时代也是一直压着中创新航。

让中创新航找到突破口的是宁德时代受限的产量。据36氪报道,2017年,广汽传祺的首款电动车GE3上市,月销最高达到2000多台,但因为电池供应不足,交付受到影响。

就在前一年,广汽才刚因为变速箱供应商产能不足,不得不下调传祺 GS8 的交付量。于是已有“供货荒”教训的广汽,开始寻求扶持第二供货商的路径。

但广汽作为一家车企,扶持“二供”的底气在于,它自己也有电池技术的储备。

此后的一年时间里,广汽新能源团队经常周五晚上从广州飞到江苏常州(脱离“成飞集成”后的中创新航总部),和中创新航的人一起工作两天,周日晚上再从常州飞回广州。

最终,广汽向中创新航提出超过2000项整改意见,手把手帮助后者建立起了量产和质量体系。

数据显示,到2020年6月时,中创新航正式成为广汽新能源车的第一供应商。

来源:招股书

背靠广汽,中创新航建立起了一整套技术能力和量产体系,并开始向其他车企进军。广汽丰田、广汽本田、五菱宏光MINI EV、几何汽车、Smart都相继与中创新航签署了定点供应协议。

而从装机量排名看,2018年,中创新航首次进入国内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排名的前十,位列第九。2019年排名更是攀升至第六,增长超过一倍。

2021年度数据中,中创新航已位居国内第三、全球第七;2022年1月的装机数据中,中创新航更是已经上升至全球第六。

07

车企的“子弹”

“产能决定一切”的认知已深深刻进中创新航的记忆中,2021年中创新航接连在厦门、成都和武汉投资了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及矿产项目,并计划在2025年,产能提升至200GWh。

对于中创新航,这是作为动力电池老大哥的它,为弥补自己“失落的五年”而主动展开的关键突围赛。

而对于行业来说,这是大家所期待和一直扶持的产能扩张路径,也是车企的“供应商策略”使然。

动力电池“百花齐放”的时代似乎即将拉开帷幕,但正剧或许会更加残酷。

依靠车企一手扶持的中创新航现在仍只是车企的一颗“子弹”,自身无法坦然安坐。


一方面,现有的毛利率数据告诉我们,中创新航的客户拿得并不轻松。


与头部厂商近30%的毛利率相比,中创新航5%左右的数据令人担忧。


来源:招股书

另一方面,占据其收入超过50%的广汽,已经开始自研电池,广汽埃安的电池厂已经试制开工,预计将于年底投产。


苦苦在动力电池行业鏖战十年的中创新航,现在站在IPO的路口,面对低毛利、单一大客户即将出逃的现状,也只是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新的起点,未来的路仍然漫长。


正如新任女掌门刘静瑜所说:


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,因为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之多,我们能识别到的、要做好的事情非常之多,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干好了还有无限的事情要做,不要让视野和格局限制了我们的未来。




全文完。


后续我们还会写作有关中创新航的文章。如果你有关于它的小故事或者自己的看法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哦!喵呜~



 参考文献

1、《中创新航之母王崇岭 中国新能源车的未来》新能源汽车杂志

2、《“钟馨稼”模式还能走多远?》21世纪经济报道

3、《中创新航能撼动宁德时代吗》财经十一人

4、《宁德时代诉中创新航:专利战?其实是一场攻防战》连线出行

5、《中国最敢吹的新能源大王,失踪了》华商韬略

6、《宁德时代:万亿电池帝国的裂缝》36氪

7、成飞集成历年年报、调研纪要等

8、中创新航招股书

喵,你“在看”吗?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